温喜生物:科技发力 从海洋垃圾中深挖宝藏
记者在位于滨海新区的山东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化肥生产车间看到,每条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化肥经过灌装、封口,一袋袋转运到成品仓库,准备运往全国各地。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主要是就地取材,利用牡蛎壳、浒苔等,通过高端提取、高值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生产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种多样化的生物有机肥,实现低端与高端的紧密结合。
2014年,依托优越的海洋生物资源条件,威海市翁家埠实业有限公司与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山东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从“垃圾”中深度挖掘蔚蓝海洋的财富宝藏,以浒苔、虾蟹壳、鱼皮、鱼骨等为原料,通过高端提取和高值化利用,生产出可用于食品、医药、化妆等多个领域的绿藻多糖、绿藻糖肽、甲壳素以及鱼蛋白等一系列产品,使海洋资源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
在公司的生物制品生产基地,以前被当做垃圾填埋的牡蛎壳,经过车间里的几道工序,便被加工成了细腻的牡蛎粉,再经过车间工人的配比和填料,最终生产出了一种与牡蛎壳“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土壤调理剂,可以用来改善土壤的酸碱度。“一进一出,这些牡蛎废料的身价至少翻了10倍。”公司负责人单成炜告诉记者,“一吨牡蛎壳的进货价为140元,按照80%的出粉率计算,一吨牡蛎粉的成本才160余元,现在每吨牡蛎粉的价格已经涨到了600至800元,还存在有价无市的情况。更别提将牡蛎粉通过配比制造的、附加值更高的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了。公司目前每年回收的牡蛎壳能达到10万斤以上,增产值实现5000万元左右。”
“其实在牡蛎壳加工之前,温喜生物最早是围绕浒苔开展深加工的。”单成炜介绍说。据悉,每年6—8月份,我市海边都会有大量浒苔随海浪“抢滩”上岸,并在高温天气下腐烂变质。当时,人们即使把浒苔打捞上岸,也只能通过挖坑深埋的方式促其降解,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大量占用了土地。而温喜生物所做的,正是利用科技手段让这些讨厌的浒苔实现新的价值。据了解,浒苔被打捞出海后,首先被压成“浒苔块”,这样不仅能够压缩体积便于运输,还能减少运输途中的污染。浒苔被运到车间后,先进行切割、烘干处理制成浒苔干粉,再经过滤除沙和分装储存就完成了初步处理。经过初步处理的浒苔干粉,每吨价格就已经达到万元以上。但为了使浒苔产品能够增加更大的附加值,温喜生物又专门建设了精深加工车间,在生产浒苔粉的基础上,再经酶解、过滤、脱盐、浓缩、纯化等工艺制成浒苔多糖,应用于肥料、饲料、化妆品、保健品和药品等诸多领域。
科技发力,让浒苔、牡蛎壳、虾蟹壳变废为宝成为了可能。单成炜介绍说,公司的大股东——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中国海洋大学核心科技优势和海大生物产业化平台的强大支撑,因此温喜生物具有了其他企业难以比拟的“科技背景”,也让它能够更科学地从垃圾中深度挖掘蔚蓝海洋的财富宝藏。
- 关于2023年“中秋、国庆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来源:海西塑料09-09
- 关于2023年“端午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来源:海西塑料06-13
- 关于2023年“劳动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来源:海西塑料04-14
- 关于2023年“清明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来源:海西塑料04-03
- 关于2023年“春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来源:海西塑料01-17
- 关于2023年“元旦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来源:海西塑料12-28
- 关于2022年“国庆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来源:海西塑料09-26
- 关于2022年“中秋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来源:海西塑料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