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紫菜”谣言“阻击战”走进高校课堂

发布时间:2017-03-17 09:28来源:晋江经济报浏览:1025
塑料紫菜 谣言 阻击战 经典案例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案例”
 
  近日,“塑料紫菜”谣言“阻击战”走进高校,成为学生课堂的经典案例。记者了解到,包括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等均在学校讲解该案例。
 
  “由《晋江经济报》策划的首届紫菜文化节,就是从一条新闻线索展开的全面报道,在此过程中借势造势地策划了这么一场文化节,非常妙地将晋江紫菜谣言的负面能量扭转过来。”14日,在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堂新闻写作课上,授课副教授蔡育红将“紫菜文化节”作为经典案例,为学生讲解新闻媒体如何将晋江紫菜谣言事件转危为机的全过程。
 
  早在晋江紫菜遭遇谣言之时,蔡育红就一直通过各大媒体关注事件进展。“13日那天,我正在为次日的新闻写作课准备课堂案例,刚好看到《晋江经济报》公众号推出的‘关于这场紫菜正名战……我们有话说’推文,‘正名’两个字吸引了我。”蔡育红说,看完推文,她拍手叫好,“就这次策划而言,一环扣着一环,每一个环节的解读都是很好的新闻线索,是很典型的案例。”
 
  在蔡育红看来,此前类似应对多数都是止于辟谣,将谣言粉碎后就画上句号,而《晋江经济报》不仅辟谣,还借势造势,顺势而为地推出“首届紫菜文化节”活动,提出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让大家不仅把晋江和鞋服、体育用品基地联系在一起,还和紫菜结合在一起,把紫菜的负号转为加号,为紫菜行业扳回一局,是危机公关中非常典型的案例。
 
  “整个策划活动,不仅体现了报社的新闻策划能力,更体现了媒体的社会担当。”蔡育红说,无论是新闻事件的报道和策划,还是社会责任担当,《晋江经济报》都很值得学习。
 
  无独有偶。在仰恩大学,“塑料紫菜”谣言“阻击战”也成为近日师生探讨的案例。
 
  “每天我都会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给学生讲社会热点事件,13日晚,我从微信公众号发现《晋江经济报》推出‘关于这场紫菜正名战……我们有话说’推文,决定将此事件作为案例给学生讲解。”仰恩大学教师柯晓军说,《晋江经济报》不仅成功辟谣,还通过线下策划,帮助晋江紫菜加工行业化危为机,是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
 
  新闻学毕业的柯晓军对该案例印象最深的就是,《晋江经济报》应对此次紫菜谣言风波的系列报道和纵深策划,“堪称融媒体时代的一个范本,更体现了媒体的担当与使命。”
 
  “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案例。《晋江经济报》利用融媒体武器和正规集团军的优势,传播权威声音,起到正确舆论‘定海神针’的作用,值得每一名新闻学子学习。”柯晓军说,他从该案例的发生开始讲解,舆情每进一步都会引来学生拍手叫好。
注:部分数据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
资质声明